DoBe起点舱 | 助力创业者, 导师面对面
位于中航德必WE的DoBe起点舱——德必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已经进入运营阶段,为了帮助初创企业在创业路上走得更顺利,DoBe起点舱开启“德必创业导师团”系列活动,邀请有实战经验的创业导师与创业者们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业经验。
上周,德必邀请了创业导师——德必集团创始人来到DoBe起点舱,与创业者们进行了一场深度交流。经过一下午的高浓度讨论,大家共同探讨了各自商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还碰撞出了新的创业idea~

现针对大家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创业导师的回答简要整理如下,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正在创业,希望以下内容对你有所参考!
客户A:00后留学生创业者
公司业务简介:目前拥有2家服务于广告和品牌的公司,负责对 B 端做美陈、平面设计、活动搭建、活动策划和相关执行。

业务场景示意图(AI生成)
Q:
问题1:为了衔接在地资源,我目前有 2 家公司,3 处分布,但这两家公司规模尚小,不足以外派人员对接在地业务。 所以想问问对于公司规模扩张,创业导师有什么建议?
问题2:目前企业需要负担的风险在当下经济环境下变量很多,对于整体企业架构方面的设计优选扁平化搭建,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抓工作效益而不是在岗时长,有利于控制整体成本,并且便于灵活管理。但同时针对平衡员工压力和人效方面不知道创业导师是否有好的建议?目前我们也在参考国外单元化岗位的管理方式,为每个岗位做明确的 SOP,明确上下游沟通路径。
导师回应: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的建议是不要急于扩张,3岁的孩子不要做40岁的事情。在企业现在的发展阶段,稳扎稳打,每一次的交付都要超出预期,在圈子里做出影响力更重要。慢慢来,千万不要着急。
第二个问题,你现在两家公司加起来就十来个人,在这个阶段的初创公司,就是得一个人做好几个人的事情,因为要提高人效。海外单元化岗位的管理方式和其历史发展、企业发展阶段都有紧密联系,它并不适用于初创企业。如果你每个人都只做一块事情,那你的成本就会上去。我的建议是,核心员工的人数一定要控制,其他的事情可以找外包,找freelancer。要让业务拉着管理跑,管理是服务于业务的。
客户B:摄影师勇闯大健康赛道
公司业务简介:干粉吸入式健康产品,保健品产品研发,健康数据库及智能软硬件。

产品使用场景示意图(AI生成)
Q:
公司的合伙人相继撤资,产品推广也面临困难,如何脱困并逆转形势重建前进路线,如何坚持下去?
导师回应:
这个项目的合伙人都撤资了,只剩你一个人坚持,这说明大家看到前方有狼来了,只不过你眼神不好没看见。
我觉得创业最怕的是错误的坚持。创业可不是你坚持到底就是最好的,大多数情况下,坚持都是愚蠢的。你本人专业是做摄影的,也和健康产品没有关系,你选择了一条很难的路。
如果这个事儿你做得很困难、很痛苦,往往意味着它不是一个对的事情。但很多人因为沉没成本,或者自身的执念,还在咬牙坚持。创业最重要的是灵活调整方向,我们创业的最终目的是取得商业的成功,而好的商业模式它往往非常简单。
客户C:程序员跨界做入境游
公司业务简介:建立 C to C 平台,整合当地达人提供一对一陪玩服务,并辅以特色纪念品商城,使外国游客能像本地朋友一样探索城市,超越常规旅游路线。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Q:
问题1:
缺少合适的推广、运营团队:技术产品需要专业的市场运营来驱动增长。
问题2:
缺少资金进行海外推广获客:这是将产品推向目标用户的关键。
导师回应:
我认为有几个问题,一个是你没有办法标准化交付。旅游和开出租车不一样,游客要“开心”,这就很容易产生各种纠纷。而且这是一对一定制,还是低单价定制,这个是很难做的。低单价的个性化交付,我认为这个商业模式有重大bug,标准化大规模很难实现。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交付质量也无法监控,当导游和游客产生纠纷,平台该如何处理,而且他们都是个人。所以我建议你先思考优化一下你的商业模式,然后才是推广的问题。
客户D:AI+IP文创赛道创业者
公司业务简介:聚焦“下一代世界级IP平台”打造,核心业务围绕IP全生命周期展开,涵盖三大板块:IP孵化与运营、虚实结合的IP衍生开发、AI技术驱动的内容创新。

已经上线的IP形象
Q:
德必有没有免费的创业办公室?或者有没有文创的创业贷款?
导师回应:
DoBe起点舱作为创业孵化空间,已经非常优惠了,这个项目就是希望能从租金成本上、创业服务上切实地帮助创业公司。
德必针对非常优秀的创业项目,还可以进行股权投资,我们会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这也是德必扶持创业公司的一种方式。
如果您在德必园区遇到任何问题或有宝贵建议,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董事长官方投诉与建议邮箱:jack@dobechina.com
作者:茱茱 编辑:玺玺 审核: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