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画融入地毯,佩尔织出东方神韵

发布时间:2023-05-12


徐汇德必易园B102号是上海佩尔地毯集团的展示大厅,正对门挂着一张3平米的毛毯,毯上织着一匹骏马,马首微颔,鬃毛叱咤,眼神却温顺乖巧露出欣悦的神情,毯子左上角署着作者的名字“郭军”。郭军是佩尔地毯的总经理,这个“骏马毯”出自他的一副国画,描绘一匹骏马见到主人时兴奋亲昵的神态。


1.png

挂毯上的骏马图


“这幅画我画了7天,但这个毯子织了3个月。”在接受《德必荟》记者采访时,郭军解释说,将一副国画变成挂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经过多重复杂工序和许多专业人士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而这正体现了佩尔在地毯制作中的设计创新和工艺精湛之处。



2.png


以“骏马毯”的制作过程为例,确定了这个题材后,他们要先通过电脑来分析提炼画作中的色彩元素,以确定最终需要采用的颜色种类及数量,随后再去寻找相应的材料来填充这些色块。


“这张挂毯主要用了4种材质,包含新西兰羊毛、真丝等。”郭军解释说,这些纱线、丝线的粗细不同光泽度也不一样,不同材质交替使用可以更好的还原国画的光泽度,使挂毯在不同视角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深色的新西兰羊毛有吸光效果,可以使用在背景中,给人一种“底色深邃”的观感,而细羊毛可以营造立体感,用在马的鬃毛和嘴唇部分可以显现出更加立体逼真的凸起效果。



确定了材质,完成了方案设计后再画出底稿,“骏马图”的原画已经扫描进电脑中,所以直接将画作放大后加入画库中,再通过“无限制印图”技术将其等比例画在3m×3m的画布上。


无限制印图技术是我们和北京一所大学合作研发出来的技术,该技术推动整个行业从传统手工向现代化工业方向发展。”郭军说,无限打印通俗的说就是将图案直接画在3m×3m的画布上,因为画布可以接续,所以就实现了“无限制印图”。这种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标注出不同的色块、色号,后续织毯子时候工人们可以根据打印出来的标志来选择材质、色号来选材针织,这张“骏马图”最终使用了70多种颜色。



随后计算出原材料的原纱使用量,并根据这70多种颜色进行染纱,再上架由工人用设备手织完成,完成上述主要工序后再进行网格固定,复底包边,多种毯面工艺加工等其他工序,最终完成这张“骏马图”的挂毯。


丰富的色彩和细密的线条完美还原了“骏马图”的神韵,站在挂毯前,观众可以看到骏马眼中温柔欢喜的神情,甚至站在不同角度还能看到不一样的神态和色泽。


地毯界的“新国风”


实际上,将国画“织成”地毯的设计风格近年来颇为流行。

这种设计方式和传统的地毯设计并不相同,早前的中式地毯花纹主要是左右对称的花卉和云朵,还有一些祥云纹、万字纹等。


郭军说,从某种角度看这是国内地毯设计的一种变化,以前可能更在乎“吉祥如意的欢庆气氛,而现在则更多的彰显艺术气息”。这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地毯设计美学的提高。


3.png




佩尔地毯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2011年由于国际市场业务量大幅增加,他们在北京成立集团公司,从一个纯粹的地毯加工厂,变成一家包含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及品牌运营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


4.png




现在佩尔地毯集团自主染纱并开发出4000多个色号版本。同时在意大利,俄罗斯,美国都创建了地毯设计工作室,邀请了众多国际新兴和成熟的设计人才加入设计团队,从而形成了东西交汇的艺术风格。


5.png




2008年郭军加入了佩尔,他原本是美术生,初入公司时从事销售工作,而现在成为总经理后,他又将美术爱好运用到地毯设计中,最终制成了上述“骏马图”。


他见证了中国地毯产业的几次变化,从制作工艺看,中国地毯产业从当初游牧民族流传下来的手工打结地毯到现在机制地毯、手工枪刺地毯、机制单层、双层地毯,甚至机器人地毯技术。


上一篇:
博斯腾:让每个家庭远离阿尔兹海默
下一篇:
大厂都在用的“静音舱”,究竟有什么秘密?
logo
返回列表
debi
联系方式
中国上海市长宁区安化路492号长宁德必易园A座8楼
电话:86-21-3250 8752
招商热线:400-0300-947
邮编:200050
新闻媒体请联系: dbbd@dobechina.com
投诉建议请联系: 86-21-51688017
投资者关系请联系: 86-21-60701389
新项目合作请联系: hezuo@dobechina.com
园区招商及营销代理请联系: sales@dobechina.com
园区数字化运营请联系: 智链合创科技 mina@dobechina.com
debi
添加企业微信获取详细房源信息
debi
关注德必荟 了解更多
© 2016 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20198号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225号